何謂太極
太極本一家
太極本一家,不可硬分之為陳、楊、吳、武、孫,因為本無拳式,只有概念,最後亦無形無象,只是 隨動而動,全無自我,何來派別,所以學而有成之前人均曾涉及,形意、八卦、彈腿,未有一位只懂 一種拳術而可成為名師者也。
何謂太極
圓圈組成
太極拳皆是圓圈組成,全體無招架,無招式之拳術,只是立圓、平圓、斜圓、無數手足腰之圓圈, 在旋轉,至登峰造極時,會令敵人無法進入,形容稍誇張是潑水不入,感覺練至敏銳處,敵人稍 心意一動,即被拋出,是為神明。
腹為太極
太極者,由無極而生,即無物也,動而生兩儀。在人身而言,以腹為太極,兩儀即兩腰,四肢為四象 ,各有兩節為八卦;所以太極拳之動作,並非手足之動作,是腹之動作,腹為人身之最中處,此處一動 ,全身無不動矣。腹中之丹田處,藏有先天氣。
拳術中只有太極拳能以太極為名,因為其他各門派之拳術,必有一部份,或大部份以手足為主導。

除太極拳外,中國並無另一派別能以太極命名者
太極者 - 天地未分之前,元氣混而為一,陰陽未分,是謂太極。
一氣之〔太〕初,〔極〕即是至也,即是天地未形成前的元氣。萬物先要有陰陽二氣之全,而後才能有象 ,象而後跟著才有形。
太極圖,是用一圓圈代表,圈內有黑白兩色,白色為陽,黑色為陰,白中有一小圈,表示陽中有陰, 黑中有一白圈,是陰中有陽。
因為黑白兩者,形狀似魚,又有名之為〔太極魚〕。
陰陽並重
身雖動,心貴靜。視動猶靜,視靜猶動。內固精神,外示安逸。往復須分陰陽。欲避此病「雙重」,須知陰陽。陰不離陽,陽不離陰。陰陽相濟,方為懂勁。
以上之拳論 - 即說明陰陽要互相存在,互相牽引,互為依靠,才能生變化,成為一種整體的力量。
除太極拳外,中國並無另一派別能以太極命名者,因為其他拳種,雖游走如八卦掌,自詡剛中有柔的 詠春,也不能全部依據易經之理,對敵時兩人間之力來力往,如太極圖之剛柔相摩,八卦相蕩。易學之 理,大至天地,小至夫婦,證之於山川河嶽,花草鳥獸蟲魚,人生哲學,無一不合。
莊子秋水篇
以差觀之,因其所大而大之,則萬物莫不大。
因其所小而小之,則萬物莫不小。
知天地之為梯米也,知毫末之為丘山也,則差數觀矣。
以功觀之,因其所有而有之,則萬物莫不有。
因其所無而無之,則萬物莫不無。
知東西之相反而不可以相無,則功分定矣。
其意即是:人身與天地之運行亦必然是一致,兩人對敵時,即與天體之星球互相牽引,自轉、公轉 等情形相若。能明白此理,可一理通而百理明。人與人之間之相處,君臣、父子、兄弟、夫婦之道, 亦不會出此範圍。
陰陽不調,萬物不生,男女各司其職,各有所用,並不存在男女不平等之情形。現今世人積極爭取平等 、人權,以致產生紛亂、爭鬥、不安,最後必弄至無理取鬧。試問是否要男人都要像女仕們般,懷孕生產 才可平等。十隻手指有長短,但各指均有所用,不能每隻均是大手指也。
身體各部份亦然,頭有頭之作用,手有手之用,手、腳、胯、腰要互相配合才能發揮最佳用途。 此即是三合,六合之理。
張三丰
有同學在我表演陳式太極拳後,向我說道:「我有些拳式似蛇。」其實太極拳之發明是先師張三 丰見蛇鶴相鬥而悟出拳理,所以中國功夫中,有蛇拳一派,但他們學的是蛇之型,而太極拳模仿的 是蛇的性,鶴的形態,鶴頸之轉動,根本上也似蛇一般。在彈鞭一式之後,跟著是斜飛,白鶴亮翅 。是學鶴之飛翔,站立之姿勢呢。盤架子,對敵時,身體不似蛇,手腳不像蛇之轉動,則不能稱之 為太極拳。
說至此,大家應有點明白,為何我不斷認為外間公園之太極操不是拳了。最基本的是,他們連蛇也 不像,鶴也不似。
拳經:「形之搏兔之鶚,神如捕鼠之貓。」即是身型要似鷹、鶚之勢。眼神要如蛇貓之精靈才對。

太極拳的原理
太極拳原稱「老三刀」或「十三勢」,它的鍛練要領是借鑑了「射法」,如含胸拔背,沉肩墜肘, 尾閭中正和偏沉、雙重、開合等。又如:「蓄勁如張弓,發勁如放箭。」是以太極拳選定了「圓滿」 形狀的弧形動作結構,以「一身備五弓」的要求使練者的頭、頸、軀幹、四肢整體的連結為一體, 通過合理的訓練,人體各部份隨時隨地,均能發出爆炸性的內勁來。它的產生,是武術向高層次發 展後的歸宿。
舉例來說就「攬雀尾」一式,已是整套拳精華所在,當年楊露襌祖師,用了半招攬雀尾打遍天下無 敵手,被人稱為楊無敵。因為其式已明顯地包括了掤、履、擠、按、採、捩、肘、靠八勁。雖只為一式 ,但動作多,若在其他拳種而言,已會被命名多個。所以不可輕視之。
是以在太極拳領域中,多學招式是無意義的。能明白身型、姿勢正確及八法的中、正、安、舒、輕、 靈、圓、活及八面支撐的重要性,而全都做得好的話只需一揮手,對方即會彈出,其實是十份之一的 攬雀尾亦未曾打完呢!
太極拳之各式,所含應敵方法,計分打穴、擒拿、卸骨、擊、發等...並非如一般人以為的摸魚摸蝦, 只適合老人家的玩意。



何時開始學?
太極拳,並不是退休後才開始學習的藝術,因為關節硬化後,掌握必出現大困難,只可藉以強身健體, 難以致用。
以本人之意見,學太極拳,應以四十歲前為最佳,因為尚有八成把握可以全部學成畢業, 此年紀過後,則要加倍努力才可,困難重重矣。
「舉動歪斜,任你勤練無益,身軀正直,脊痛諸患無妨。」太極拳如玩得正宗,可療脊柱難治 之痛症,但反之,會加劇,弄傷其患處;此事如刀,一面利,一面是鈍,用得好,可割、可斬 ,不懂使用,拿刀者,當然反被刀所傷。金錢是萬惡,亦是萬能,此道理顯淺而明,千言萬語, 歸納起來只一句:凡好的藝術,師承是必然的,好的師父,更為必要,習而不得其法,徒費時失事, 金錢浪費了尚可挽回,光陰可不再。是以本人所學均有師承,且必是名家,我絕不胡亂求師,免為 其所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