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楊式太極散手 (第三段)
在此講到第三段散手, 此段不難, 因是第二段的重複, 只是由下方做..肩靠,及上手做打虎勢而已. 其中要注意者, 是上方的左手, 只許輕輕按著, 不能用力, 只是聽勁, 以免被對手以彈勁彈出. 另一點必要的是, 要盡轉身化勁, 不可拍對方的手. 或丟開,...
楊式太極散手分拆(第二段)
我們為了分拆楊式太極散手(第二段),拍了幾個片段。 在下式出擊搬捶之後, 上式一方,必要左轉, 及右擺步, 才能全化開搬捶之進攻. 即時上左步, 矮身進涉入下方之腋窩, 再伸長身形, 將下方靠出. 此式粗看不難, 但我見台灣的散手常將對方的手肘托起. 此是絕不可能發生的....
楊式太極散手第一 、二式分拆
我本想將散手由第五式繼續解釋下去, 但今天突見到台灣的散手演練, 竟然在第一,二式已錯了. 因為在上手上步擊出時, 下手應退步, 以右手圈往左邊, 再由對方的右前臂的右邊黏著, 才能化去來勁. 在第二式, 因對手再上步, 故再點退半步, 以左手黏化後..以右之搬捶還擊....
人生中有三件藝術結晶
人生中有三件藝術結晶, 令我折服的...第一.是(千字文) 共一千字, 個個不同, 而言中有物, 包羅萬象而不遺漏. 第二是 ( 太極拳經 ) 詞藻秀麗, 而將太極拳理論全包含其中, 加一字則嫌多,減一字似是不可能. 第三是..( 楊式散手 ) 式式環環相扣,...
不動手的太極拳
不動手的太極拳,有两方面,除自己不動手外,另一是……不要移動對方的手,此乃是小小的秘密,鮮為人知。在我所見的網上台灣演練的散手, 明顯是不懂其秘密. 在圖之第五六式, 最緊要注意者是, ...在 (五) 式之擺步入涉時, 上式的左手是黏著下式的右肘,...
楊式散手: 高級聽勁, 圓活走位轉腰的嚴格考驗
散手其實是楊式太極拳, 在自由推手, 或可與別派較技前的高級聽勁,圓活走位轉腰的嚴格考驗. 我近在網上見的散手演練, 已近似跳舞, 全無搏擊之味道. 就連我的小徒兒所示範的也好不了多少. 他們只是工整, 件件做足外表, 可以說是幾似樣而已. 仍近似跳舞, 不可認為可作師範....


楊式散手的第一、二式訓練之正確概念
在散手的第一二式, 是上手以崩錘, 及半步崩錘進攻, 而下手是以退步引化, 因崩錘勢勁, 不退步化不了. 至第三步, 因上手勢已近盡, 故以太極的搬錘還擊, 但仍要轉右, 以左手履化, 才能以右前臂, 按壓在對方的左前臂上. 以旋的纏勁出擊,...


姚光先師曾出版一書關於散手
散手姚光先師曾出版一本書。雖然文不盡意。但加上他的影象示範。亦可對比得到,現今在台灣,及李暉的散手,是錯至無法收拾,為了後學者,我會全部將之上網。唯請學錯者按圖,影像,自我修正之為是!此書面世在70年前。應比大部份的在台灣的師傅拳齡要早。具有權威及認受性。 #太極拳與內家拳...
楊家散手
李國光大師傅欲將散手亂象較正. 我但覺越攪越錯, 離開原本之拳架愈遠, 步大至不可接受, 第一步已是太大. 如對方以腳掃他的前腳, 可即敗, 此乃外家拳的快速進步搶位沖捶, 實在與太極散手無關, 在第七步又即轉身, 已是學錯拳架. 錯至不可收拾....
在太極拳要爭議何謂正宗的拳架, 或式子, 是費時失事
在太極拳要爭議何謂正宗的拳架, 或式子, 是費時失事. 例如我在吳家廿多年, 在卅多歲時已在吳大新, 吳大齊等高層面前公開表演, 亦早已得到他們的認同, 拳架應錯不到了那裡去, 但發現在吳家中, 早已存在數套不同款的式子. 再北望, 馬岳樑宗師的式子,跟吳公儀的亦有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