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Search

在太極拳要爭議何謂正宗的拳架, 或式子, 是費時失事

  • Writer: Taichi 太極拳
    Taichi 太極拳
  • Aug 2, 2015
  • 3 min read

在太極拳要爭議何謂正宗的拳架, 或式子, 是費時失事. 例如我在吳家廿多年, 在卅多歲時已在吳大新, 吳大齊等高層面前公開表演, 亦早已得到他們的認同, 拳架應錯不到了那裡去, 但發現在吳家中, 早已存在數套不同款的式子. 再北望, 馬岳樑宗師的式子,跟吳公儀的亦有差異. 但他們自小是在一起練拳,推手的. 另一脈, 楊宇廷的差異更大. 所以現今的楊家太極,在港台, 有那麼多的不同式子. 是可以理解的. 但我總認為, 原則不可變, 偏離拳經的理論是不可以接受的.而走回去外家拳的基本用法, 丟丟頂頂, 是令人嘆息的, 因為太極拳是刻意向沾黏連隨發展, 與外家拳是各走極端的. 這才是它的賣點, 亦是當時的新發現, 不可走回頭路. 最近發現, 可以用散手來收窄差異, 因為散手是兩陣對圓, 步距必要互相認同, 有默契, 才能接續下去. 且在過程中, 如有一方有丟頂的情況, 為師者, 可跟他演練那有問題的招式, 將他發出去. 使他明白, 丟頂在太極拳是會敗北的. 又如高資歷的一方, 會較圓滑, 如不相就, 另一方即會被離心力彈開, 或跌出, 亦可因而令初學者, 明白熟練的必要性, 是可以驗證拳架是否姿勢正確的最

佳辦法. 回說散手第一,式, 兩者相距是要求在對方出曲拳而能達至的. 所以首先要開始得正確, 太極拳是後發先至的拳術, 我常對學生說, 兩陣對圓, 首先要有距離感. 如對方相距超出十八寸, 大可以置諸不理, 當他一動步, 上步時, 可以掃他的腳脛即可, 不用交手便可勝出. 此招在李小龍之年代, 我螳螂門, 常用於應付別派的挑戰, 是戰無不勝的, 因為那是鬼腳的第一式. 如要知其威力, 請看李連杰在..投名狀, 最後一場以此腳將金城武掃低兩次, 而他即不良於行. 很多人都看不到此兩招, 因太快, 我常叫學員們買那光碟回家研究. 似是, 只有我一人看得到, 且印象非常深刻, 因為我曾練鬼腳. 知其威力. 正如潭腿的齊腰彈寸腿, 如擊中, 即一招可應敵.

我曾以此腳打敗數個挑戰者, 也不用出第二招, 因為全是功力. 必要練至有毀滅性才算是好腳法. 否則是花拳繡腿了. 至於第二及第三招, 其實是形意的崩鎚, 所以亦不是普通的一拳, 形意練習者, 要有崩的巧力也要經年, 是以學生們試與我對練, 第二式, 他們已全飛了出去. 再不能繼續下去了. 所以我命他們要練好崩鎚, 或摸準勁路, 後退一步, 黏化之, 但要時間剛剛好. 或早或遲也不行.所以就只開始數式, 我也要較幾個月. 他們也都明白是不可急進的. 不是可以整套散手在半年內學會的.

 
 
 

Comments


Featured Posts
Recent Posts
Archive
Search By Tags
Follow Us
  • Facebook Basic Square
  • Twitter Basic Square
  • Google+ Basic Square
  • Facebook App Icon
  • YouTube Reflection

© 2014 by Taichi.com.hk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