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Search

香港武林急劇痿縮的遠因近果

  • Writer: Taichi 太極拳
    Taichi 太極拳
  • Sep 12, 2014
  • 2 min read

香第港武林..趙式慶, 龍景昌. 策劃 第15頁..因為時代及社會經濟的變遷.令下一代無法....專注於武術的鍛鍊....失落部份精髓...戰後...來自為逃避戰亂...的武術傳人...將武術系統承襲並傳播....隨著上一代的老去....令曾經宗師薈匯聚的...武林...盛況不再. 在廿二頁..武術由盛到衰的過程.....社會變化與轉型有...關係. 地價上漲...大部份武館無法經營...天台武館逐漸消失.....反映教育界對本土文化研究的力度與重視不足....香港武術面臨失傳失真的危機.跟教育系統(尤其中小學教育) 持續的脫節更不在話下....被教育界的接受程度....落後於 跆拳道. 柔道, 空手道,西洋劍擊. 第八十九頁..林鎮輝..兒子林存浩...傳統武術真的需要時間浸淫

陳永評: 首先上面的分析是非常中肯且出色. 文筆流暢且有深度. 但此書在一百五十六頁以前. 重點介紹洪拳一胍是太偏重了些,可能是趙師父是南泒高手之原故. 在我感覺而言, 倒是無所謂, 反正洪拳在港, 最近已漸式微, 劉家勇,已往德國發展, 趙志凌早已在美授徒, 為何他們不繼續在港授徒呢, 因為在外地的徒兒比香港要多. 此是市場需求, 形勢所趨. 人力不能扭轉也.

事實上. 洪拳的低馬, 在散手比賽中, 全佔不到優勢, 就算詠春, 也要向泰拳靠攏, 二字拑羊馬, 全不派用場. 當對外比賽時永拿不到獎, 在現今的年輕人, 不轉往學跆拳, 柔道, 劍擊才怪. 因後者等均可向奧運, 亞運進軍也. 就算學新的武術, 雖然四不像, 但要拿個武術冠軍, 似杜宇航, 吳小清, 李輝, 也或可向影視界發展. 比光學傳統的南拳要強.

其實最令八九十後遠離武術訓練的, 是手機中的遊戲,在地鐵, 公共車廂, 全是低頭一族. 身材全是薄裝至不可接受. 這是流行趨勢, 誰也改不了

我曾是柔道會長. 前幾年尚有回道場, 但當看見新的學員, 身型均是弱不禁風. 感覺到無論我付出任何努力. 也不能教出一個可衝出香港的代表作. 因我前妻是我一手訓練出來的香港柔道冠軍, 我對此有豐富經驗. 請看看最近幾年有否香港代表在國際賽佔前幾位. 這近似香港足球, 無人能起死回生也. 我不是長他人志氣, 請趙式慶師傅 不要再有奢望, 否則將更會失望. 我早在廿多年前已放棄在外家拳發展的念頭, 只致力發展正宗太極拳. 回想起來, 仍是最正確的選擇.

 
 
 

Comments


Featured Posts
Recent Posts
Archive
Search By Tags
Follow Us
  • Facebook Basic Square
  • Twitter Basic Square
  • Google+ Basic Square
  • Facebook App Icon
  • YouTube Reflection

© 2014 by Taichi.com.hk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