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再談李光耀
- Taichi 太極拳
- Mar 24, 2015
- 2 min read
寶劍鋒從鍛磨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這兩句是我, 亦是李光耀的奮鬥寫照. 我三歲亡父. 十一歲要出社會做卅元月薪之工作. 獨立而無助, 正如李光耀將一個全無資源之新加坡變成亞洲四小龍. 是從無到有, 在別人, 或可以說連鄧小平也做不到的事, 也奇蹟地做出來了. 看看各國領袖在追悼會中的話, 即可感覺到他在全球領袖心中的份量. 但在15年前他來港時受一眾傳媒的質疑, 及對他家長般的統治手法之不滿, 而欣賞一下他的回應, 是那麼的從容, 且充滿信心地毫不退讓, 情形一如高昆,在理工為校長時, 被一眾激進份子的圍攻那群人不就是現在的劉惠卿, 毛孟靜, 長毛, 黃毓民, 又最少是她們的信徒, 或學生. 均有一套自己認為對的想法, 面對大智慧的領袖, 仍自我澎漲地認為別人錯, 恣意地擲物, 吶喊,衝擊, 做秀. 若肯虛心回想一下子, 能不慚愧嗎?? 在電視幾年前曾訪問那些質詢高昆的一群滋事份子, 他們都公然認錯, 當然喇, 他們仍在為生活而奔波, 而高昆已成了小富翁. 如今情況無改, 李光耀已成國際巨星, 而當時扮晒野的一群小丑, 而今至多做到垃圾局已完罷了. 如果當年馬來西亞沒有驅逐新加坡出馬來西亞聯邦, 會不會沒有近年兩次嚴重馬航空難? 因已有證據顯示維修疏忽或致意外. 偉人與眾人不同之處, 就是與眾不同, 力排眾議, 雖千萬人, 吾往已, 他的思維必出眾,做事必出人意料之外, 方法亦必不依常規, 所以在未成功之前, 必受非議, 已成定例, 是以總是能人所不能,眾人皆醉我獨醒是也.
李光耀在15年前訪港談中港關係, 一矢中的. 真偉人也. 能洞悉先機在前, 反而現今一眾之 泛民仍糾纏其中, 迷途未知返, 請細看今天東方社論. 亦是我心中之言也.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