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武, 教武術必備的是武德...
- Taichi 太極拳
- Jun 3, 2015
- 4 min read
學武, 教武術必備的是武德, 在致用時, 有八打, 八不打, 不是不懂致對方於死地, 但要積些陰德, 不可用. 傳授技術時, 如你精通的, 當然要薪火相傳, 讓後輩保存中國文化, 但如不是你的範疇, 不要誤導. 遺害人間, 此就是...人之患, 在好為人師. 我學得不少, 七歲學洪拳, 16歲因慢性病醫不好, 學吳家太極. 廿四歲又慕趙竹溪之名學太極螳螂, 因與他舅仔魔鬼曾一起攪雜誌, 跟他學泰拳, 四十歲時為了要教楊式太極, 往姚光先師處學楊式太極. 但又為了老婆要取柔道冠軍. 陪她學柔道, 及同時試一試太極拳能否對付柔道. 但我始終只教太極拳, 因為其他並不很專門, 無謂誤人子弟. 就算我曾訓練了老婆為柔道冠軍. 我的犬兒要玩柔道, 我仍送他往師兄處. 當有朋友想學太極螳螂, 我必著他們往大師兄鄧成寧的教室. 但對於李俊森, 我最不同意的是, 他好像什麼都精, 其實是 JACK OF ALL TRADE. 連太極拳也沾上邊, 求其講得就講, 胡言亂語, 毒害了年輕一輩的有心人. 我以前很忙, 且在位, 不想得罪朋友, 所以是在位不多 言. 如今不同, 因已退下火線, 只教一小部份有心人. 現有的學生多是已跟隨十多年的朋友. 是以有責任講真話. 今天才有空看到陳家大師級, 馬虹, 陳小旺的示範, 他們已是最頂的兩個, 但很遺憾的講心裡話, 他兩人用的仍是八成外家勁, 當然可致用, 打死人, 但不是最好的太極拳. 至今我仍認為馬岳樑. 吳公儀宗帥, 的太極功是最好的. 亦是純太極拳而不滲雜的. 姚光先師亦佳, 因事實上我與他是在同時學拳的, 只不過他學楊式, 我學吳式而已.故他心裡有數, 是以近乎亦師亦友. 勉強來說, 我是與他底子裡是師兄弟. 他比我學早了幾年, 而公開授徒, 我因學得太雜, 不敢在那時設館而已. 講回老本行. 馬虹的陳式是最佳的, 式子亦靓, 如能依足, 是上佳的陳式式子, 但要將它放柔, 普通學者易跌入外家拳的範疇, 不能全柔, 我認為最好是同時往學吳式太極拳, 在其中領略何為柔, 如何放棄剛勁, 才容易罼業. 否則永遠是在外,內家的理論中游來游去, 永不埋岸. 在年前, 每當要表演, 我也選擇陳式, 因它其實是有七成是外家勁, 拳式開展, 而近芭蕾舞, 易被人接受及明白 即是遷就眾人的欣賞程度, 似是拍電影, 王晶的電影最受歡迎, 如你按照他的精裝追女仔劇情方法...而往追求女孩子, 包你失敗. 陳式的著名招式, 金剛搗碓, 青龍出水, 倒捲肱, 十字腿等等, , 其實全是外家拳, 如要形容, 是未進化之太極拳, 是太極拳的雛型, 在楊露褌學成後, 往瑞芳親王府打工後, 必曾將之改進, 因他是第一個太極宗師曾與各派高手過招的人. 至吳公儀宗師, 他因在黃埔軍校任教為教官, 更要與日本仔拼命, 更需大力改革原本的太極式子, 以適應潮流, 此亦不是秘密, 是他親口曾對我提及者也. 所以吳式的白鶴亮翅, 是與楊式的全不相同. 倒攆猴也各異其趣, 同法不盡相同. 希望後學者明白此點是盼. 太極拳最高境界不是可以學到的, 是自修努力才能獲得, 因為是要剌激本身的神經線重生, 當一段時間後, 反應就會比常人快, 高, 處處在人意念之先, 這就是神級聽勁, 是以年輕的學者如李俊森之流在卅歲前是不可能得之. 除非你的老父是太極拳名師, 即如吳公儀, 馬岳樑一般, 從小即被迫吃苦受訓, 不能不學, 才可以在卅歲前成為大師級. 我因為十六歲才開始習太極拳, 要到近四十歲才知道它是什麼一回事.五十多歲才從心所欲, 如今只需伸一伸手, 用一手指即可將人發出. 這不是神奇, 是長期練習後的成果, 因為亦要有環境造就, 我在眾健身機構教了十七年拳, 是一年360日均要做超十小時工作, 即是被迫練拳十多年. 吳家總社的總教頭也是如此, 因他要為社服務, 每天教拳八小時, 最後尚要接手吳大齊宗師的私家班.故他的功力是非比尋常. 又是被迫出來的.
Comentari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