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Search

提, 沉採, 黏 三種勁路

  • Writer: Taichi 太極拳
    Taichi 太極拳
  • Aug 1, 2015
  • 2 min read

近在網上常見推手的練習者, 要推, 扯才達致所求的效果, 其原因是他們均未曾學曉 (提, 沉採, 黏) 此三種勁路. 且有誤導為, 掤履擠按, 均是獨立的勁. 是以不能獲得太極拳以輕巧, 隨意的勁發放對手. 以例子說明...如按勁, 並不是單純按出, 是先稍按, 取得對方的反應, 才以沉採, 或稍回履後才再向前按出, 但在按出之途中,亦要按中有微掤, 才能將對手升起, 此時如情況允許, 加以提勁, 對方便可離地, 在他稍離地時, 才掤按而去, 可放得很遠, 所有如此多勁路, 是要在半秒, 一秒內完成. 因為對手在移動中, 不能等待者也. 是以要經多年訓練後才有如此快速的操作. 在此只能舉按勁為例, 其他請自度可也. 但必要拋開那死板的概念....是每種勁是分開而用. 那是痴人說夢話. 引人發笑而已. 近見兩派演練散手, 均曾上下手對調方向數次. 此是百份百錯誤的. 是未得正確傳授, 散手在太極拳中, 是完全直來直往, 不淮對調方向. 這樣才能迫演練者, 轉腰, 含胸, 來全化攻來的勁路. 如採取橫開, 對調的方法, 何不去學猴拳, 或螳螂, 更為靈活, 因螳螂的步, 其實亦是猴步, 跳來跳去, 當然實用,但那是外家拳的丟. 太極拳的原則是要拋棄丟頂. 稍後我會示範於影象餘下的散手練法. 以證其用法, 是與外家拳各異其趣. 台灣一眾的練習者, 是將外家概念,用法與太極拳, 混在一起, 如楊州炒飯一般了.

以下是犯錯多多的太極拳散手對練, 歸納之為外家拳對拆則全對.

 
 
 

Comentários


Featured Posts
Recent Posts
Archive
Search By Tags
Follow Us
  • Facebook Basic Square
  • Twitter Basic Square
  • Google+ Basic Square
  • Facebook App Icon
  • YouTube Reflection

© 2014 by Taichi.com.hk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