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永太極 ‒ 八大馬步 正確及錯誤示範
- Taichi 太極拳
- May 25, 2016
- 3 min read
U.S. Chuk-Kai Tai Chi Praying Mantis Federation
因學員們看過此片段後, 想從中學習此八大馬步, 問我意見, 為了後學的質素, 唯有不忌諱, 指出動作不對的地方. 因為我是隨宗師學習的, 總比以訛傳訛的較好. 那是根本用法意念的錯,希望在美國的同門, 看了我的意見後能虛心接受,修正之. 是本門之幸也.
大部份最難看的是掌, 多是五指強張開, 用掌多是以小天星, 即尾指下的掌沿擊出. 是以五指理應鬆弛, 在收式時, 向旁橫開是, 名為烏鴉晾翼, 亦是以兩掌的掌邊向兩旁橫擊後才放下. 不能五指強張者也. 在插步鞭捶時, 應是拳與插步之點腳同到, 那是合勁, 不能腳先才到拳, 或是拳自出才到腳, 任何一種做法都是不對的. 最錯的是開始在穿喉拳後, 手向上一提才擒拿, 是沒有理性的, 此式假定是出掌後, 被對方擒獲, 而反擒拿的動作, 對方的勁力必有相當, 要將手提起是絕對不可能的. 全此均因後學者不知其用法而致. 至於很多招的打擊點無暗勁,是功力未夠, 可以暫接受, 而待之以時日, 不可苛求. 另一小缺點是仆腿不夠低.
全此應是沒有練過鐵沙掌之致. 曾打擊沙包一段長時間的話, 不會有此錯誤的.
陳永太極 ‒ 八大馬步 正確及錯誤示範
示範一. 是正確的做法. 二.及. 三. 均是錯的. 其原因是...伸出的手, 不可再往上提, 再擒拿.. 因對方不會讓你向上移的. 只能轉前臂, 而施展擒拿.
示範五. 是正確的, 因後面的插步要夠深, 即坐馬要足夠, 如坐馬不夠, 會似示範六. 其分別看似不大. 但插得深, 則佔多半步. 發出的鞭捶不會失位.. 更要拳與點腳齊到位. 此乃合勁的要求. 不可手先, 或腳先到. 凡此均是有違拳理的.
示範四. 是收式的正確動作, 在放下前要向兩旁發出. 其中含擒拿及脫手的用法. 不可忽略. 如欠了此動, 是粗枝大葉. 學藝不精, 或是未得正確師承了.
尚有一點, 最不可接受的是向前推掌, 是應以掌根撃出. 不能十指猛張, 似青蛙的掌般, 除了不能致用外, 更是極難看. 會被其他門派所譏笑者也.
順便在此講一講太極拳的幾點基本要求,
第一.. 起式的提手掤勢, 在楊式其中包含有十二個動作, 但我在網上從未見過有此演繹. 因每個小動是有它的用處,即用法, 不可粗略而搏懵輕輕帶過.
第二是..在單鞭成式前, 是有一個八卦魚要划的. 在楊澄甫,徒弟..曾昭然著的..太極拳術中也有提及, 但後此所有的書本中卻全失了蹤影. 此式在划時, 於鳥瞰看下, 可見到一個太極陰陽的圖象,圓形, 我師父常說, 如起式無十二動, 看不見演練者划出八卦魚, 可以說他不是出自名門之後可也.
第三點, 因倒攆猴, 其實是..倒了後, 或倒捻喉之音誤, 是以應捻敵方之喉, 及同時扣腿蹬摔, 才是正宗, 簡化太極拳的式子, 只能評之為絕對荒謬可也.
第四點是..摟膝拗步. 既名之為摟膝, 是以掌心應能摸到膝蓋為標準, 如今大部份的式子均只能稱之為..摟脾拗步. 距離膝蓋有近尺之遙, 實在是貽笑大方.
第五點..是翻身撇身捶, 應是化擒拿後, 再撅對方臂之動作. 後此才打擊對方之章門穴. 但我也從未在網上見過此意境. 可能是太秘傳, 太密傳了. 好處全秘秘密密的收藏至失了蹤影.
當然尚有數點, 但似乎已足夠眾人去分辨什麼是正宗, 何謂粗糙而不是出自名師的自以為是的太極拳了.
楊雲中老師推手示範 - 很好的示範, 沾連黏隨不丟頂, 鬆柔, 立身中正, 全照顧到.
港年逾八萬長者脊椎骨折... 我認為, 全因不推行太極拳, 及內家拳之過. 如全民練太極拳, 問題是不會如此嚴重的呢!
令人不安的畫面.一般外國人打人, 不斷在頭部重擊, 可導致對方顱內出血死亡者也.
鄭子太極劍慢速學習版
Recent Posts
See Allhttps://mp.weixin.qq.com/s/ddkFXFDv8Jtf11nKqMjmOQ?fbclid=IwAR0W3CYNRd59jkTepNri13dyyrn5aqkTAny8bjvKI98k1P_xcyyb4p2w5nE #健康與醫藥
Σχόλι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