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
- Taichi 太極拳
- Aug 5, 2016
- 2 min read
看了此評論,心裡有話要說。第一。太極拳最後要求是鬆。當全鬆得去,便可達至善之門。但我經驗所得,是一般人要急進,在學習過程中,希望能打得,此是最難過得的一關,很多人在其中已跌進了外家拳的領域,永遠入不了太極之門。大陸所吹捧的陳家太極拳是最好的例子, 要求發抖勁,出肘,擒拿,摔倒。最後全部變了四份三之外家拳,當然是威猛,可克敵致勝,但那與太極拳相距甚遠,且越走越遠。因架子開展,近乎芭蕾舞,很得觀眾緣,但已變了質,離道很遠。
第二。太極拳的基本功,本是完全與外家拳的要求百份百一樣,一字馬,跳躍,轉身蹬腳其實就是旋風腿,怎麼會運動旺不足?只是大多數人是求急進,懶惰,以為柔就是太極拳,其實它是剛柔相濟,必要曾習剛勁,再轉化成柔,才是真正的太極拳。
第三,我教了這許多年的太極拳,全身已鬆開,伸展的幅度不會比瑜伽差,反之,很多時瑜伽的教師來我課堂,半小時後即要走頭,因為他們做不到我伸展的要求。太極拳的下勢,是要身體坐正,收尾闆而直下,至最低時, 頭仍頂懸,而胸又可貼到大腿上。是為七寸靠,只此點其他一般瑜伽教練已是做不到。尚有,兩腳掌亦要貼地。此伸展已令他們瞠目結舌。但在此勢成時,尚要以極慢速度升起。不可一跳即起。這又是會考起他們的。所以網友。YCL的提問是全不成探討的題目。
再有一網友,他說學了鄭子太極拳,卻被詠春打敗。此亦是他們不懂鄭子太極拳之源流所累,跟本鄭曼青是楊澄甫之徒,鄭子,即是楊家太極。而鄭曼青是五好老人。他認為太極拳只需每天練習幾分鐘即可,那全是誤導,因為他是大師級,如明白太極拳的本質,在書畫中也可練太極。在中醫把脈時也可練聽勁,他是在其他愛好上,天天長時間練太極拳,而命人不需要練那麼多。故此台灣的鄭子不能統領太極拳的所有人。很多人後此離心而另求發展,是以百花齊放,而致好的卻失了傳。因他不落力教推手,致用,當然他本人是可以用得出,是以他的徒弟吳國忠成了名家。但欠了壓倒性的魅力。所以如今台灣的太極圈子,形成良莠不齊。派別多多,又是秘傳,又密傳,又紅,黃,藍,綠色。令人目迷五色。此才是太極拳漸走沒落之原因。因無人能站出來,夠功夫,魅力而統領,而改進,而將它納入正軌了。
鄭曼青宗師 ( 晚期 ) - 鄭子37式太極拳 ( 拍攝於美國紐約 )
Recent Posts
See Allhttps://mp.weixin.qq.com/s/ddkFXFDv8Jtf11nKqMjmOQ?fbclid=IwAR0W3CYNRd59jkTepNri13dyyrn5aqkTAny8bjvKI98k1P_xcyyb4p2w5nE #健康與醫藥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