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Search

太極拳的一些概念

  • Writer: Taichi 太極拳
    Taichi 太極拳
  • Jan 20, 2017
  • 3 min read

一般人就喜歡做宗師,有了好的太極拳,卻硬繃繃加上 合氣。但卻又走不出太極拳的範圍,是無中生有。越攪越無意義。 順借此段光景,談一下太極拳的一些概念。 首先,它不是另類的武術,是由少林拳,發展出來的。是以很多招式都有少林拳的影子。只是它找到一個倒轉的概念來用而已。因是反了過來,故有...反者道之動的理念。 外家拳是主動攻擊的,它是待時而動,是以可後發先至。要實行得好,必先有冷靜,不煩躁的心,且要禮讓。待敵之急燥,出擊,然後乘虛才入。 如能真正明白此點,必要先放棄埋樁,打沙包,練硬功,因埋樁的概念是撞擊後轉手法而擊敗對方。凡此均是百份百違反了太極拳的基本用法。所以我以往之經驗,是從未成功教出一個曾熟習外家拳的徒弟的。 在身邊只有一個老外是例外,他肯下苦功,決心全放棄他的空手道黑帶,詠春的樁法。從頭再開始,但也要近十五年努力,才有成就。 太極拳,最高層次是不招不架,就是一下,名符其實是影子拳(那是廿年前外國人所賜與者。)對方是摸也摸不到,永遠是像與影子格鬥。次一層是以前臂接觸,但要隨著對方的力向走,詠春拳有句金句,也很適用,是....來留去送,甩手直衝。換句話說,是沒有自己的想法,或手法,只是依對方的線路運行。侍機,吼到空位才鑽進去。用它的術語是...沾連黏隨,不丟頂。我因曾習螳螂拳,埋過樁,最後要花了近十年,才能洗底。才把失去的感覺找回來。它要求感覺,敏銳至一羽不能加,(當然有少少誇張)才能測知對方的心意,力向。 所以太極拳在練習了最初的十年,是不能致用的,必被所有其他的外家拳種所敗,令年輕人很氣餒。是以不能吸引新一代去學習。年輕人必選詠春,跆拳道,柔道,空手道。是不可改變的現象,現在如此,以後亦會如斯。 至於擒拿,我學了近三百款,可以坦白的告訴各位,施諸於太極高手,是全不管用的,因它是一個可循環的操作,如能跟勁,鬆柔化之。則可反擒拿,將對方制服。合氣道更必然敗在太極拳理之下,在我經驗而言,它只能對付外家硬拳。但泰拳,螳螂,八極等拳,隨時可將它擊敗。是中看不中用的拳種。 很多外家高手,通常是不會真正感覺到太極拳厲害,因為是兩者很難會遇上。當太極拳,與外家拳兩小子一起開始,初期之十年,前者是沒法匹敵。即是必敗與任何外家拳的。但在廿年後,太極拳便漸漸上風,到了學成後,很多時已是長者,再也提不起興趣與年輕小伙子試手。是以兩類拳是活在兩個不同環境,世界中,近乎永不相遇。 以我為例,如你對我說,你很厲害,隨時可打敗我,我的反應是立刻認低威,即承認閣下比我強得多,那即可化干戈為玉帛,實在找不到好理由要在對方身上攞彩。 且多數太極拳習者,晚年時,均是已在社會享有成就,無必要,也沒有興趣再追名逐利。是以不會希望與人試手,傷害兩方的感情的。 我現在已72歲,尚有教學,我一伸手,所有我的學員也必敗北,連那最佳的老外,亦不例外,他擁有的空手道,詠春,柔道,也不管用,是以我並不需要向外求肯定。太極拳是國粹,是拳中的絕品,此點不容置疑。再過多卅年,也肯定沒有另一種拳種能代替它的地位。它在中國永遠是代表國粹,是第一。因為它除了無敵之外,尚有修養,哲學,人體動力學在其中,此數點是不能求諸於其他拳種者也。


合氣太極 發勁 田 林 廖

 
 
 

Recent Posts

See All

コメント


Featured Posts
Recent Posts
Archive
Search By Tags
Follow Us
  • Facebook Basic Square
  • Twitter Basic Square
  • Google+ Basic Square
  • Facebook App Icon
  • YouTube Reflection

© 2014 by Taichi.com.hk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