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Search

陳永太極 ‒ 太極拳用法... 抱虎歸山

  • Writer: Taichi 太極拳
    Taichi 太極拳
  • Jan 20, 2017
  • 3 min read

陳永太極 ‒ 太極拳用法

第一。是 抱虎歸山,式子使用示範。 其餘的是,通常在面對敵人,實際使用的手法,不會先圈幾圈才出擊的。

首先,片中所見,是不斷在頂牛,實際上談不上推手,推手的概念是,當對方來力時,柔身,含胸,手則以按履,向兩旁引化。若兩人均雙腳企硬,不是單腳站,已是雙重,身體面向對方,永遠是四正的,不轉化,不走偏,兩手力頂,手在此情形下,亦是雙重。是嚴重錯了概念。 越練習得多,越成了壞習慣,積惡習難返,永不能達至善之門。 其實很影看到,紅衣者,每當對方用力,即褪半步,或一步,或被搖動,即是頂勁。立身不定,原因是不中定,及化不去來勁。 細看即明。不用多費唇舌。 順借此貼子,談一談太極拳的用法。因為它是外家拳的反面。首先要拋棄距離感。即是要盡量進入,不可似詠春般,以兩手擋格著對方,不斷以前臂轉動,找空位,或伏,或攤手,操控後進擊。 舉個例子,摔跤,柔道,最後是希望黐埋身,才能使出。而太極拳,也是使用很多摔技的,需然不似摔跤及柔道般要執衣襟。但亦想埋身,以纏絲轉入。是以搏擊距離是要求在尺半,至兩尺間。在此距離,敵方要用拳不易,只能用肘,用膝,及靠。因此減了一半被擊中的機會。 柔道,摔跤的招式,吳式太極拳中之倒攆猴,已代表了百份之五十。吳式的白鶴亮翅,就是它們的過肩摔。柔道有一半以上的式子是要有過肩摔的基楚。是以初學柔道,第一招就是要練好它,更要練上千百遍。否則其他的式子永遠做不好的。我常在教學時,示範使用,一開始,站而迫近對方,在兩尺許之距離,雙手輕鬆下垂,待敵發動。此為最困難之處,要反應快,料敵準,沒廿載以上功力,是做不到的,當對方欲起腳,即以膝擊,蓋之。 或以低掃腿截之,或踏其腳面,全此做得好,對方便起不了腳。 至於手之應付,我常解釋與學員知。如能後發,待敵來至面前,才截擊之,本身所需之距離是比對方拳的路線要短。但要首先克服恐懼感。如能練習多年含胸,受慣被按打,則中拳也不會痛,我常待對方之拳打中後才還擊。效果更佳。說了一大堆,讀者亦未必能真正明白。也許有很多疑問。認為不可行,這是正常不過。我也必須面對面,親身示範,才能令學員信服。但他們又肯定做不到。 太極拳是一種兩極化的掌術。一定要廿年以上推手,練習拳套,與師傅互動才能得之。 兩低手,就算推手,用了一生光陰,也未必可得到。那就是拳經所謂。 入門引路需口授之理。 兩極化者,即是達到能致用的一天,便用得出。在此之前,可能十多年也使不出。因為那是料敵要準,速度也要快,人不知我,我獨知人,動急則急應,不是要慢的。慢是在練習時用,對敵時便要快。要在對方稍有異動時,必須測知他的心意,拳的路線,才能百戰百勝也。 在吳家卅年中,有三點是要嚴格遵守的。 在推手時,勿先動步,(在吳家太極書中,早已言明)單腳站穩,川字步。坐胯轉化,在大履步,是有靠勁的,在被拉前而將近失勢時,便要用靠,否則是虛靈頂勁。向後靠,不可寒背貓腰。上臂也要常用,不可似以上的兩人,只用前臂,那會變成詠春黐手了。我是被在胸前力按了數年,是以擊打亦不會痛,而我去按對手,是練成擠按勁。看似今之一般人,全無經歷此練習過程。便榮登師傅榜了。 以下的女子,卻能做到太極拳的要求。冷靜,埋身,後發先至,一擊即中。 而她的一擊,是很有勁的。擊中手腕,應是痛不可當。 http://hk.on.cc/tw/bkn/cnt/news/20170121/bkntw-20170121104115855-0121_04011_001.html

 
 
 

Recent Posts

See All

ความคิดเห็น


Featured Posts
Recent Posts
Archive
Search By Tags
Follow Us
  • Facebook Basic Square
  • Twitter Basic Square
  • Google+ Basic Square
  • Facebook App Icon
  • YouTube Reflection

© 2014 by Taichi.com.hk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