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永太極 ‒ 金線釣鰲擒拿示範
- Taichi 太極拳
- Jan 27, 2017
- 2 min read
陳永太極 ‒ 金線釣鰲擒拿示範
因為最近有網友上載甩手操,而那式除了治療各類疾病外,尚有一用法在擒拿術的化勁中。 是當對方使出 影像中的 金線釣鰲 ,如你曾練習過甩手操,則你的肩便可鬆至極限,而不感壓力。是以可乘勢入步對方兩腳間,以肩靠擊。即可令敵痛楚而得解脫。而被撞擊的一方,化解之法,是將右腳划小弧至兩腳並步,避開撞擊之力,隨即以右力按對方之頸。成反擒拿。 少年時,學得鷹爪擒拿 72式,以為很了不起,至中年時學了近五百式各類擒拿,才知天外有天。至此階段,才發現式式是環環相扣,全有化解之術。故我常對學生謂: 擒拿可學,而不可靠,也不可隨便用。因如對方是高手,反而會被反擒拿。更為不妙。是以太極拳的宗旨操作是... 永不執著,只是沾連黏隨,外表看起來似是摸蝦般,無甚威力。找到機會,即以黏敷勁,將對方控制後,才發出。 在網上一般所見,多是學了數十式擒拿,便以為是全數,卻常在示範中用出,納入太極拳用法中。很是幼稚。如你肯回看馬岳樑及其子的推手,你便看不到他們使用擒拿,此是其原故。 再者,一般的大架,簡化太極,是三七,四六馬,我發現是馬步叉開太大,很多款擒拿即使不出,即使用出後,因步法笨鈍,被反擒拿時,又走不掉。 很多時是需要上步撬,或插入,或使出登撲的腳法,那時候,如步太大,便拙於出招。尤其是摔法,此招不靈光,即要轉另一法,很多時,要叉步,要插步,要小跳,要逐步進,上述種種,都是要在窄步中運作。所以一般人常投訴太極拳不能使用,全因迷信三七,四六馬步,而抱殘守缺,死不肯改。原因是傳統教落,是師承。但有沒有想過。吳式也是傳承自楊露蟬的呢?只是大。中。小架之別而已。我本人是大。中。小,陳式都曾練習,覺得很管用。靈活而根據情況而使出則可。不可迷信一種架子。才是智者所為。
Recent Posts
See Allhttps://mp.weixin.qq.com/s/ddkFXFDv8Jtf11nKqMjmOQ?fbclid=IwAR0W3CYNRd59jkTepNri13dyyrn5aqkTAny8bjvKI98k1P_xcyyb4p2w5nE #健康與醫藥
Comentári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