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陳永太極 ‒ 野馬分鬃用法

  • Writer: Taichi 太極拳
    Taichi 太極拳
  • Feb 6, 2017
  • 3 min read

見到此絕對不可接受的示範,我心中不快,而今,唯有拍一影像,放在此貼子裡,以解釋何謂 野馬分鬃,以享後學。及正視聽。

陳永太極 ‒ 野馬分鬃用法

首先此式不是沒有前奏而硬使出的。通常是對方以猛烈之衝拳向正面擊來,(此是對方創造了有利的條件,太極拳是隨動而動,後發先至)我方即偏身稍轉入對方外門,如對方力猛,則不用涉入,他的上身必然越過了我身體的三份之一,在此時才是客觀條件充足。不可如片段中,自我創造條件,那是不能得勁的。亦有違太極拳的原則。例子如對方出右拳上右步,此時我的左步涉進他的右腳外,即以右手稍拿他的右手,往右後稍履,對方因打擊落空,便會有後退之意,順聽其意勁,矮身以肩涉入對方之腋下,往對方胸前伸左手,但必要兩身緊貼,同時沉肘,(此是那圖中犯的最嚴重錯失,千萬不可將手臂伸直)肘尖對正他的膻中位。此時兩方的勁勢會近乎相等。只是已成了野馬分鬃的有利形勢。要貫徹而成式將對手重擊在我的左後方地上。便要使腰勁猛往左,下,後轉去(最緊要是,下,後)那麼對方便會稍浮起,但並不會必跌出去,在此時,即要沉跨塌腰,加以發哈聲(此點才是全個招式威力所在)對方必應聲倒地。 所以在正式的拳架演練時,是要轉身至前臂稍越前大腿少少,跟著再發勁塌腰才是正確的做法。我寫了那麼多,如此詳細,因為未嘗在網上,甚至在公園中練習者,見到有此意境。我獲得之時,師傅跟我說,此是秘傳,無花假。請眾人珍惜之。緊記,多熟習,更要將本來練習開的拳式稍轉多十至十五度,塌腰發勁,加了料。才不負我所望也。

王培生大師 - 吳式太極拳、推手。 我私人並不太欣賞他的吳式勁路,使用法。因為發勁太剛了。

請看看,以下的操作也算是太極拳,尚且將之放上網,是以太極拳不被重視了。簡直是不知所謂。自己本人也不去檢討,再找名師重學。

《 太極拳 高手拆招 》太極名家 : 蔣家駿、和有禄、孫永田、陳龍驤 老師

順藉此貼子,談一談 太極拳,野馬分鬃 的來源。我一向沒有公開它,是它也算是秘傳。看了以後,練楊家,吳家 的後學,可以試一試問你們的師傅,我包保他們說不出以下的根源。因它是吳公儀宗師一次在聚會中偶然講及。當時在場也只有七八人,而多是五十以上的長者,我是最年輕的一個,是以聽到此解釋的人,多已身故。因為是四十多年前的事了。在北方,善騎者有一大部份人 是不需馬鞍的,尤其是野馬在未馴之前。跳上牠的背,牠會即反抗,發顛,起擒,踢後腳雙飛,要把你弄下來。如今可參看美國的牛仔騎上蠻牛背的情況。也很相似。馬因有鬃毛,野馬也必很長很密。所以要保持騎著而不被拋下,便要將左手握它右邊的,右手緊握它左邊的鬃毛。然後左手往右,右手往左,交叉勒緊之。向前斜伏在牠頸項上,但又因顛簸之故,也會向兩旁稍倒。明白此情此景,便可知道為何 野馬分鬃要如此操作。是非常有意境的。

 
 
 

Comments


Featured Posts
Recent Posts
Archive
Search By Tags
Follow Us
  • Facebook Basic Square
  • Twitter Basic Square
  • Google+ Basic Square
  • Facebook App Icon
  • YouTube Reflection

© 2014 by Taichi.com.hk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