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拳經
- Taichi 太極拳
- Sep 27, 2017
- 2 min read
我教了拳多年,發覺 如能根足 拳經念,所有太極拳根本是一個模式,以雲手為例,百份百是一樣,只是 將架子放大一些,吳式是收至最細,而陳式只是加了腳往後插,佔步多了些,也是可加可減,未必有必要的。 但有時候卻很管用,是運用之妙 存乎本人而已。 當堅持不動手,不將手臂往前猛伸張,家家都是同一模樣。當你覺得不同樣時,是時候要檢討一下子。做錯了什麼,為什麼不依拳經的指示 便是了。就以此圖為例,全是沒有收好尾閭,起肩起肘。重心不在支持腳上,挺腰過直,不鬆弛,手指猛將,是將太極拳的原則,全不依照做足,如此這般而已。再留心看看,他們每個人的眼神關照都不同方向。也是犯錯最嚴重的地方。 眾人犯的錯,最嚴重的是基本概念,太極拳是 源自易經,是 神無方,而易無體, 它是沒有拳式的,只有概念,在外面 拳架中去求,去比較,是 緣木求魚,永不達彼岸。 能沒有動作,但外人看來 好像是有很多動作,身體只作蛇形,繞綣 轉動,全身鬆開,依足八法,沉肩墜肘,便是了。所以 我本人 很不欣賞 陳式。因為 動作太誇張,伸展太過了。古式的陳式 我見過,是 架子小很多,迫近 吳式的,我所教的楊式 也是小架,與 吳 孫 式 相距不遠。 是以我常說,太極拳 本是一家,不必分類。覺得不相似,是學藝未精,不懂轉化之過。
Recent Posts
See Allhttps://mp.weixin.qq.com/s/ddkFXFDv8Jtf11nKqMjmOQ?fbclid=IwAR0W3CYNRd59jkTepNri13dyyrn5aqkTAny8bjvKI98k1P_xcyyb4p2w5nE #健康與醫藥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