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太極拳推手
- Taichi 太極拳
- Dec 1, 2017
- 2 min read
請眾人 多欣賞馬老師的 中定,鬆弛,比較一下 如今的所謂太極拳推手,尤其是在台灣積極鼓吹的 推手運動,便可分出高下。 我近來不再想解說太多太極拳的理論,因為在網上太多濫竽充數的 太極拳 師傅,說得天花亂墜。已漸成群魔亂舞,我人微言輕,又已就木,無法再與此潮流抗衡。加上大陸所欽定的 怪物 簡化太極 已在眾人心目中成了鐵案,翻也翻不掉。倒不如收拾心情,豹隱為上。再力撐亦無法可想。徒費氣力而已。 推手,要分四個層次, 最高當然是 馬岳樑之級數,是 圓混,而被鼓盪勁包圍全身,對方沾著即可彈飛出去。但從外面,眾人卻看不到任何端倪。這是 神級,不易達到。我所有的學生 也很清楚,比較起來,我仍未達標,尚有一大段距離。因馬老是在 十六歲前開始 練太極,而因與 吳英華成親,故能得真傳。我早年無獲真傳,只是摸索。學了十年後才略懂皮毛。不能作比較。 且他在影象中,是近九十歲,我尚只 73歲,尚要多練卅年,才可望其肩背也。 次一級 是 要用明顯的勁,透過對方的勁而發放,將敵擊敗。這是我現今的級數。 第三 是 用手法 加 勁路,第四是以 擒拿 摔技 才能達到致勝目的。 第五是只認為 不斷划弧,打圈,要打了數圈 才找得到對方的缺點,再由那攻入致勝。最不是味兒的就是 台灣現今的推手競技,在地上畫線,不淮移動,而以力推,猛撞,抓拿,摔法 取勝。那已近脫離,背叛了太極拳的精神及原則。是越走越遠。 太極拳 最後是要求 不用手法,不用 擒拿,要摔 也不用一般柔道,摔挍的 方法,是能以輕觸而令對方失重 倒地為目標。才是正法。希望眾人 能對此有所理解,不要誤信匪人之言。
搞清楚弄明白接觸時互動的力量其過程又稱為聽勁、懂勁、階級神明。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