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練太極拳的心得
- Taichi 太極拳
- Dec 29, 2017
- 2 min read
有一段好的開場白。 我藉此談一談 多年練太極拳的心得。 當然要由 虛靈頂勁。立身中正,安舒自然,支撐八面,沉肩墜肘。件件都錯不得。鬆,從容 也必要照顧到。 才能談及其他。 好像是老生常談,但因為最近有證據顯示 陳小旺 也弄傷了膝,才能盡吐我心中情。 因為我是 極力反對 陳式 太極的。我雖然有練,有教,且每次出席表演 也是玩 陳式。但我百份百認為 它只是近似太極,形似,但很多時它是全違反了太極拳基本理念的。 當馬坐得太低,很難避免不會雙重,且進,退 不能很靈活。詠春的發明 也是高馬,所以對著 洪拳,空手道 佔了上風。陳小旺 常在網上示範他的發勁,但如此模樣的發勁,什麼種類的外家拳也有。有些曾苦練鐵沙掌的,就會比他更要快,更要強。 太極是走相反的路的。要鬆柔,要剛,但不要硬。練發勁也是必要,但以它為主菜,便是走了偏, 要沾 連 黏 隨 才是我們所追求,推崇的呢! 正式,高層次的太極拳是追求感覺的靈敏,所以曾以沙包,木人樁 練就,成材後,感覺是必比不用 前述方法練就的 為低了一層次。因為敏感度是會減低了的。 我教了數十個曾習詠春的學生, 他們的靈敏度 就是不如我。最後全都要放棄打沙包,埋樁 的訓練,才能見進步。才能踏入 至善之門。陳式太極,因為舒展,手部動作誇張,所以近似舞蹈,很得觀眾緣,但最好的太極拳,是 手部近乎沒有動作的。也沒有招式的。所以如接受後者的概念,陳式太極拳便不算是太極拳了。 但講到此處,將被人罵個狗血淋頭。因為得罪了成千上萬 喜愛,而推崇 陳式太極拳的門人了。
以下是 謝介方 老師在網上的話,我很同意,故全文照錄..... 黃正揚老師的教學方法(基本上我上課很少一直帶學員們打拳架,我的觀念是上課是來學習並解決困惑,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沒有帶學生做功課,功課要回家自己做,很多人回家自己不練習,上課不知道自己問題在哪裡,期待老師ㄧ直帶著打拳架,囫圇吞棗的練習與學習如此練幾十年也不見成效。回家自主練習找到問題,上課提出問題解決問題修正問題,如此一年即可見成效),我個人認為如此對用心的學生有非常正面受益,但大多數學生上課不缺席已經難能可貴,實在不敢奢求回家自行練習.
值得注意的是,人類的身體功能若長期閒置就會逐漸衰退。嗅覺也是一樣,長久不用心聞味道,嗅覺就會愈來愈遲鈍,對大腦的刺激愈來愈少。最明顯的例子就是,阿茲海默症患者在出現「記憶障礙」之前,會先出現「嗅覺障礙」。
Commentai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