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式太極拳
- Taichi 太極拳
- Jun 27, 2018
- 3 min read
我本人 不認識 片段中的長者,但如全部學太極拳的人 都能依隨他的演式 已是太極拳之福。他所演練的 是中班 拳套。是以其中沙石很多,但有了此段片,我可以慢慢的。逐個式子去分析,解構 倒慳了我很多功夫,因那是一個很好的初班教材。也可作反面教材用。否則我要演示兩套拳,而事實上 要求我打他的一套錯漏百出的拳,我反而覺得很困難。 鬆靜 自然,均勻圓 的基本要求 他是全做到了。只舉一個顯明的錯處,就是左手 在展開 單鞭時,右手不能定下來,是搖晃不定,是一個敗筆。即是失了控。犯了很基本的低級錯誤,他應是從名師中 學來的拳式,只是未作深層較正。也因而是花拳繡腿 不能付諸實戰 我暫此打住。因為不是三言兩語可以解釋清楚。要分開百多段來詳解。是要慢慢來做的。 首先言明 我將在此貼子下面 逐個 逐點 講解。所以將來 此貼子會是長到你悶,或至到不可接受的程度。 有怪莫怪! 基本 要求 卻是大部份人 都做不到,就是鬆弛,最容易被察覺到的是 大姆指,近乎 百份之 九十的人 都是控制不到它。常是指豎豎,鬆不下來。 當大姆指有勁,中指便領不了勁,已經嚴重違反了拳經的理論。第二點就是定位,我曾記得 第一次 吳大揆 (公儀 子) 給我們上課,示範單鞭 我的位置 剛在他右手 鶴咀 旁。我是新仔 兼顧不了 那麼多點,只是瞪著那鶴咀。但它像是被釘死在半空 紋風不動,即是在左手 由右開到左邊,全個勢都開展後,它也絲毫不動,換句話說 是所有的關節都是鬆開,互不會影響的。 這才是鬆得透澈。此點道理少人明白。 說到 提手上勢,為什麼 名之為 提手呢? 外家拳的起手,勁路不太複雜,意念多是想將來拳擋,格。空手道更是百份百如此。但太極拳拳套只得一套,所以其理念不會是如此單純,當本身的手,臂 在向上提起過程中,如接觸到對方的手,便要稍沉而往內微捲入 以化來勢,跟著便以掤擠勁向前,向上使出。對方如來勁凶猛,便會被彈出丈外。在外面 看起來不甚起眼,不是行家是看不出的,但那是暗勁,當你知道有此操作,細看多一下,便會分辨得出。很遺憾的講一句,片中的老人家 就使不出,亦可能未學過,明顯就是沒有。 所以名之為 提手,因為 提勁 也是太極拳勁路中 很重要的一環,拳經中所謂的 將物掀起 而挫之 就是提勁的運用。提勁使得法,對方會站不穩,雙腳可能會離地而被發出。所以不用 死推爛扯的。 而右手的提起 不應由身旁起手 應是在身前 45度角。而最後將右手往身前向左掌合攏時,要有履抺的操作,意念,不是茫茫然 將它們合在一起便了事。那一抺,如用法 時間恰當,可將對方往你身左前方發出。 所以 吳式太極 其實很深邃 不是一個靚女 穿了美麗的衣服,而她尚未夠三十,而能明白的。但近年來,要表演,總是美麗 年輕的花樣少女,我總是心裡納悶,看多一眼也不想,她們是將外家拳 加上 芭蕾舞 的概念來演繹 太極拳,外表 加上音樂的效果 是美不勝收 很養眼,但內涵則全沒有,淡如開水 味同嚼臘。但我去表演 卻一定沒有觀眾,那有人想看一個醜怪的老者作緩慢的運動的呢? 這是事實 也是世情,不可強求的。現今的新一代 要快餐,要靚女,看看電視介紹足球,賽馬便明白,以前是中年,老年人 要有真材實料,例如 董驃,林尚義,尹志強 之流。但現在必有一兩個 短裙,年青貌美的少女 在場 才似個樣,才有收視率。報告新聞,天氣也是靚女 但以前是 劉家傑,梁家榮 ,陸嘉敏 等中年人。 眾人明白了。
Recent Posts
See Allhttps://mp.weixin.qq.com/s/ddkFXFDv8Jtf11nKqMjmOQ?fbclid=IwAR0W3CYNRd59jkTepNri13dyyrn5aqkTAny8bjvKI98k1P_xcyyb4p2w5nE #健康與醫藥
댓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