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Search

推手

  • Writer: Taichi 太極拳
    Taichi 太極拳
  • Dec 13, 2018
  • 4 min read

貼此影象 只想眾人看看 摔挍 是 兩人四手相交 或互抱而開始搏鬥的。是非常傳統 又正常 正式的方法。 但今之 在台灣推行 鼓吹的 太極拳推手 卻採取此形式。那可全不似 太極拳推手 的要求 故近來所見。他們多被 摔挍,柔道習者,高手 所擊敗。變成攪笑的運動。放棄自己的專長,用別人的模式去相鬥。不大敗也說不過去。貽笑大方而已。 太極拳是實用武術,我永不在接觸那煞間 與對方相抱。一出手 即點對方的死穴 以游入,貼身 (IN FIGHT) 上取雙眼 下取 下陰。中取膻中 摔打 只是在適當有機時才用。 蒙古 關外 摔挍手 摔技是他們專長。 以我之短 攻彼之長 必敗也是理所當然。

以下 請欣賞 正式的 推手。 由 馬岳樑宗師之子 示範。 再下一段是 楊式推手 操作。

馬江豹 吳太極推手 it takes two to taichi tango

以下是 姚光 我的楊式太極拳師傅 他的正職是教拳,副業是針灸,跌打,館址在旺角,是香港富豪,霍震環以一元象徵式的租金租給他。因為他是我師傅的學生。乃霍英東之子。他早上往半山上教拳。中午教我等的私家班。晚上教集體班

馬岳梁(1901年-1998年),滿族人。早年畢業於北京協和醫學院,任職於協和醫院。青年時嗜好武術,因與吳氏太極拳宗師吳鑑泉為世交,吳鑑泉說:「武術貴在專一,若棄所學而從余,當以技授汝。」從此專攻太極拳。後與吳鑑泉長女吳英華結為夫妻。 他的推手 當然是 爐火純青。暫時仍是後未有來者。因他表演時 近 九十歲。拳齡 是 多過 60餘年 比起任何人 的拳齡者要長。 太極拳是似老酒,越浸 越久 則越香純。 是人所共知。 不是秘密。


以下是 現今在台灣所推行的 太極拳推手 比賽。各人可自行評價。它是否太極拳推手 或是 四不像的怪物。又不是柔道 又不是 摔挍,卻又不盡是 太極拳。 我身為 太極拳習者,真不知如何去評論此物。

推手 X 比賽 █ #001㊙2014世界盃│太極八法─採與捋│適中太極學院

以下一段 是 分享 自 談清雲 老前輩的 網上 心得.......

主題: 傳統武術修練者能否打擂台

應從以下幾個問題來討論:

一. 古代與現代傳武的差異:

1. 古代與近代【清末民初】的傳武肯定可以打擂的,可以參看水滸傳的影劇,以及擂台招親的故事,雖是講故事,但古人就是這樣傳下來的。再看台灣光復前後的傳武肯定也是可以打擂的,以台中二高白鶴拳為例,其弟子賴芳茂師變賣十餘甲良田供養師父。道者外祖父陳春成公也是賣掉田園追隨師父,成為唯一隨身弟子,並且隨師父二度回福州,號稱走三省【台灣,福建,廣東】。外祖追隨二高祖之前,曾練永春及太祖拳。前人以財產換武功,印證窮讀書,富練武的名言。因為那個年代民間槍砲不普遍,百姓練拳腳及刀,槍,棍,劍,是為了保命防身,當然可以打擂。

2. 今日傳武為何大家懷疑能否打擂,因為大家練傳武為了表演,健身及養生。且槍砲取得容易,殺傷力強非拳腳功夫可比,致修練者不願下功夫去練。

二. 打擂的條件:

第一. 要具備摔,打,拿 ,踢的技術。

第二. 體能,耐力,包括重力訓練。

第三. 抗打擊能力。

一個傳武修練者具備以上條件絕對可以打擂的。

三. 恩師喬長虹大師是中華國術代表隊總教練告訴我,59年帶隊前彺新加坡比賽,得到東南亞國術比賽總冠軍,隊長是洪朝雄兄,隊員有黃根屘兄及陳儀常師弟等七人,回程參觀香港邵氏電影公司,被邀請每人打一套拳作為紀錄片以資紀念,但沒有人練過套路。【註:恩師是中華國術世界擂台賽裁判長,道者也是世界擂台賽及區運擂台賽裁判】所以如果光為比賽而練武是無需套路的。但傳武修習者,若加練摔,打,拿,踢及經師傅拆招闢拳【講解用法】後亦可參加擂台賽。

四. 擂台比賽要掌握以下要領則有勝算,1. 遠踢 2. 近打 3. 靠摔。4. 若規則許可則地趟擒拿兼用。

五. 道者本人之經驗:道者是傳武修習者,60歲時以白鶴貫通八卦,太極,九宮等內家拳。 大學時代是柔道選手,得到柔道達士【台灣第一位九段】黃滄浪老師的真傳hilalitayodosi【丟體】,62年聽說跆拳初段者在15秒鐘踢倒柔道三段者,甚為驚訝,遂請求曾得三屆世界跆拳冠軍的洪商來教練以5,000元台幣學費,個別指導基本型及對打。【洪教練小我一歲,因我已當氣功老師不想參加大班每人每月200元的學習】

六. 總結:柔道,摔跤,拳擊,跆拳,泰拳,劍道等都是直接接觸對練的武術,傳武老師只有在經過餵招及闢拳後徒弟才能應用,這也是今日大家懷疑傳武是否能打能用的另一個原因。

 
 
 

Recent Posts

See All

Comments


Featured Posts
Recent Posts
Archive
Search By Tags
Follow Us
  • Facebook Basic Square
  • Twitter Basic Square
  • Google+ Basic Square
  • Facebook App Icon
  • YouTube Reflection

© 2014 by Taichi.com.hk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