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Search

對拳擊理論一知半解 便好為人師...

  • Writer: Taichi 太極拳
    Taichi 太極拳
  • Mar 7, 2019
  • 2 min read

在此片段中 明顯可以見到 新一代的年輕小伙子。學了少少拳 幾年拳齡,對拳擊理論一知半解 便好為人師。將詠春的拳理 當是全部拳術的真理。他說: 右手肘要沉 才能護脇 那請問它的膀手 起了㬹 又如何自圓其說? 他又說: 出手時 不能兩手都接觸對方的橋手 如此理論是對的,那麼 太極拳的黏黐理論 就要丟棄了。 他所講的 實在太多缺陷,簡單一句 就是入世未深,對拳術各派的優缺點 尚未全通曉,以偏蓋全。學了少少 即扮代表那類。 對拳術的理論要全通透 非數十載深研不為多。 其實 外內家拳 最後會是 萬法朝宗。但以我的經驗 學外家的 望速成 多是在十年內便可擊殺對手 亦很有成效,但最後 也會歸於 柔化 迫近太極拳的 理論。我師 趙竹溪 是 螳螂 五祖拳 高手 如不是生得太遲 會是 最後一批 武狀元。但他在 八十多歲時 常對我們說 螳螂拳 厲害 不需疑問 但它要用 太極來養 才能在晚年保它的威力 功力。是以大部份的前輩 外家拳高手 晚年多練習太極拳 八卦 形意。差不多無一例外。

最後 萬分難過 聽到他解說 命人不可等對方出手才應對,那是百份百的外家拳概念 在外家拳領域中 是全對的。 它要 快硬 金句是 拳無不破唯快 唯硬不破。 但 在太極拳的 領域 是 後發先至 以柔制剛。 我在對敵時就是要等對方發動後 直到他的拳迫近 身前一寸 兩寸 才出擊。 兩種都是 方法。 兩樣方法都有可取 可成功的道。 再者 如要服膺在外家拳的理論的話 他也未練夠 即未夠班 顯而易見 他的手 皮光肉滑 腕部又未夠堅硬 。即是 未曾習過 鐵沙掌一類的硬功,前臂亦未夠粗壯。為望他有自知之明。再作努力,免得以半桶水的認知 去誤人子弟。 現在 那全是 新 年青一代的通病。未夠料便去教學。 如以面相而論 他 耳低過眉 前額陷,咀合不攏 是個 中度智商的小混混,永不能成為大師級的質素。只落於二三流的武功,還是回家多修養,以另一種職業為生才是上著。

https://www.facebook.com/KazenoRyu.Bugei/videos/1043654619151266/?t=159 以上 亦是引人發噱 的擒拿操作。全是想當然 自以為是的武功。

https://www.facebook.com/fightingprideboxing/videos/338813763397010/?t=13 以上就是 外家拳所崇尚的基本 最高原則 唯快 唯硬不破。 一招 KO 橋來橋上過 也不必要搏拳 睇準空檔 快速進擊 非常湊效。 https://www.facebook.com/newmartialheroculture/videos/2117523994931416/?t=21 十字砲捶 外家拳的 極佳示範,勁度 姿勢,流暢至 無懈可擊。

 
 
 

Recent Posts

See All

Kommentare


Featured Posts
Recent Posts
Archive
Search By Tags
Follow Us
  • Facebook Basic Square
  • Twitter Basic Square
  • Google+ Basic Square
  • Facebook App Icon
  • YouTube Reflection

© 2014 by Taichi.com.hk

bottom of page